新聞

返回上一頁
教育傳媒到校
2022年12月

教育傳媒到校直擊 - 2022年12月

知識與實踐兼備 成就自然英文語境


位於北區的鳳溪第一中學一直視英文為教育重點,期望學生能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,做到「活學活用」。黃增祥校長帶領教學團隊從教學及活動層面優化英文教學,利用雙管齊下的策略,讓學生在課堂上建立穩健的英文基礎,並在各項活動中實踐應用,從而內化成終身受用的個人能力。

革新校本課程 專注提升口語能力

英文學習以「聽」、「說」為首,而最佳學習對象正正就是以英語為母語的外籍人士。因此,學校於本學年增聘多位外籍英語老師,主力通過日常課堂和課外活動中促進英語交流,豐富校內的語言環境。黃校長表示:「在日常交流中,學生可以通過多次練習,模仿外籍英文老師的發音和語調,久而久之便能實現說得一口流利英語的目標。」

在課程規劃上,學校開設由外籍英語老師設計的Language Arts課程,學生能夠在課程中接觸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,如戲劇、詩詞等,從中增進英語知識及鍛鍊口才,同時開拓眼界。「比起傳統英文課堂,Language Arts課程除了更具趣味性外,學生還能藉此接觸外國文化,豐富自身內涵及領悟哲理。當中更有不少同學在課程中發現對西方文學的興趣,並立志升讀大學的文學院,繼續深造鑽研。」

校本課程以外,英文科組為初中學生設計Learning Kit,重點解釋不同的語文難點,如時式轉換、句式應用等,讓學生掌握各個課題的學習重點,進而提升學習效能。高中學生則更着重綜合應用,為應考香港中學文憑試作好準備。通過校本Speaking and Writing Booklet,學生能夠更熟習不同文章體裁和寫作技巧,從中增加應試信心。

另外,為使學生更有信心迎接香港中學文憑試,學校設立高中恆常補課,並於星期六設立3班「DSE應試班」,務求讓學生掌握應試技巧,提升在公開考試的水平。而且,學校亦得到校董會、九倉「學校起動計劃」、政府「扶弱基金」等資助,開設高中公開考試補習班,聘請專業導師講授指導,教授答題技巧,為公開考試作好準備。

照顧學習需要 提供適切支援

學校尊重不同學生的學習動機及興趣、學習風格和能力,相信只要運用合宜的教學策略,每位學生都能夠成才。教學團隊因應不同學習需要設計適切的學習活動及教學策略,務求讓能力稍遜的學生有保底的基礎,稍佳的學生學習更高層次的知識和技能,使課堂能為所有學生提供到相應的學習機會及動機。在初中階段,教學團隊因應學生的學習難點,度身設計Bridging 課程,當中加入每星期1 節的英語拼音班(Phonics),有助建立直觀的「字符—聲音聯繫」,加快閱讀速度,並正確解釋英文詞彙,從而打好英文根基,為將來升讀大學鋪路。

善用網上平台 達致電子學習

電子學習已然成為新世代學習常態,學校在全面升級硬件設施,為全校課堂配備電腦、投影機及電子白板之際,英文科組亦購置多個網上學習平台,包括「TV News」、「EnglishCentral」、「Wiseman Reading Platform」等,讓學生利用移動學習裝置及電子書進行互動教學,配合老師製作的教學短片及學材,藉此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。

黃校長笑言:「這些學習平台都富有趣味性,不少學生都能夠持續應用平台,提升英文能力,同時吸收課本以外的知識。有賴同學的積極參與,我們在不同平台都取得獎項,包括『Outstanding Awards』、『Best Performance Awards』、『Best Learning Awards』及『Best Participation Awards』,成果備受肯定。」

教師專業支援 提升教學效能

隨着時代轉變,教學趨勢及學校需要亦會有所不同,因此學校積極參與各項專業支援計劃,協助教學團隊釐訂適切的教學策略,以及掌握在不同教學環境採取的教學模式,以提升教學效能。當中,學校通過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,集中優化中四級英文科課程及教學法,藉以強化學生的英文閱讀和理解能力,為修讀高中課程打定基礎。黃校長又指:「因應學生的學習習慣,我們特別參加由香港中文大學開展的優質學校改進計劃(QSIP),幫助提升學生摘錄筆記能力。老師會引導學生學習有系統地疏理資料,逐步掌握做筆記的技巧,建立適合個人的學習方式。」

跨科應用內化知識 多元活動輕鬆學習

在英文課上學習課本知識後,便需要在不同場景中活學活用,以提升語言應用能力。英文科組在規劃課程時,實踐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(LAC)概念,刻意加入跨學科課題,分別與科學科、家政科及視藝科協作,在相同課題進行延展教學,藉以拓展知識深廣度,深化學習。黃校長解釋道:「以健康飲食(healthy eating)課題為例,學生在科學課上學習食物與營養知識,同時在英文課中接觸相關詞彙,又會應用新學的句式文法——祈使句(imperatives)撰寫食譜,最後於家政課中製作早餐,身體力行地實踐健康飲食理念。」這種跨學題主題學習有助學生將知識內化,亦能讓其理解學科知識與日常生活扣連,從而對學習保有熱情,啟發自主學習。

與此同時,學校亦善用早會、午息等課餘時間,舉辦多元化的課外學習活動,讓學生在課堂以外輕鬆學習英文,同時營造全校英文語境。例如在「午間英語音樂會」中,一群熱愛音樂的師生會一同在小劇場合唱英文歌,同時認識歌詞含義,豐富文化內涵。再者,在運動會、嘉年華等各項全校性活動中,都加入應用英語的環節,藉此增加學生使用英文的機會和信心;同時成立「校園英語大使」團隊,於English Speaking Days中協助籌劃主題活動,及與同學以英語交談。

積極參與比賽 自信應用英語

要全面檢視學習成果,絕不能單靠校內評核的量化數據,更需要「跳出校園」,從實戰經驗中加深自我認知,同時建立自信態度。學校設有不同的英文聯課活動,當中英文辯論學會在各大辯論比賽屢獲殊榮,連續3年在參與組別奪冠,2022年更在2個組別分別獲得冠軍,成績驕人。黃校長表示:「辯論非常具有挑戰性,辯員不僅需要具備高寫作和表達能力,更需要隨時激發思考,因應對方的論點作出辯解。在過程中,同學在前期需要搜集大量資料,從各項研究和推理中引伸出令人信服的論點,這有助拓展其知識及語言儲備,自省及反思更是終身受用的學習態度。」

與此同時,除了課本知識以外,教學團隊亦會集中培訓學生的朗誦技巧,帶領認識篇章的創作背景、文字中的用意和情感,從中提升個人文學修養,增強記憶力,同時糾正英語發音。再者,老師更會因應不同學生的特質,推薦參與各項朗誦節項目, 包括「solo verse」、「dramatic duologue」、「choral speaking」、「prose reading」等。在2022年,有學生在個人項目獲第2及第3名,足見學與教成效。此外,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和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合辦的小記者寫作活動,定期向英文報章投稿,藉以創造英文應用的成功經驗。當中甚多學生作品獲刊登,非常鼓舞。

教育傳媒

黃增祥校長 黃增祥校長
黃增祥校長帶領教學團隊從教學及活動層面優化英文教學,利用雙管齊下的策略,讓學生在課堂上建立穩健的英文基礎,並在各項活動中實踐應用,從而內化成終身受用的個人能力。 黃增祥校長帶領教學團隊從教學及活動層面優化英文教學...
黃增祥校長帶領教學團隊從教學及活動層面優化英文教學,利用雙管齊下的策略,讓學生在課堂上建立穩健的英文基礎,並在各項活動中實踐應用,從而內化成終身受用的個人能力。 黃增祥校長帶領教學團隊從教學及活動層面優化英文教學...
在課程規劃上,學校開設由外籍英語老師設計的Language Arts課程,學生能夠在課程中接觸不同體裁的文學作品,如戲劇、詩詞等,從中增進英語知識及鍛鍊口才,同時開拓眼界。 在課程規劃上,學校開設由外籍英語老師設計的Language...
教學團隊因應不同學習需要設計適切的學習活動及教學策略,務求讓能力稍遜的學生有保底的基礎,稍佳的學生學習更高層次的知識和技能,使課堂能為所有學生提供到相應的學習機會及動機。 教學團隊因應不同學習需要設計適切的學習活動及教學策...
英文科組亦購置多個網上學習平台,包括「TV News」、「EnglishCentral」、「Wiseman Reading Platform」等,讓學生利用移動學習裝置及電子書進行互動教學,配合老師製作的教學短片及學材,藉此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。 英文科組亦購置多個網上學習平台,包括「TV News」、...
英文科組在規劃課程時,實踐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(LAC)概念,刻意加入跨學科課題,分別與科學科、家政科及視藝科協作,在相同課題進行延展教學,藉以拓展知識深廣度,深化學習。 英文科組在規劃課程時,實踐Language Across the Curr...
英文科組在規劃課程時,實踐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(LAC)概念,刻意加入跨學科課題,分別與科學科、家政科及視藝科協作,在相同課題進行延展教學,藉以拓展知識深廣度,深化學習。 英文科組在規劃課程時,實踐Language Across the Curr...
學校亦善用早會、午息等課餘時間,舉辦多元化的課外學習活動,讓學生在課堂以外輕鬆學習英文,同時營造全校英文語境。 學校亦善用早會、午息等課餘時間,舉辦多元化的課外學...
學校設有不同的英文聯課活動,當中英文辯論學會在各大辯論比賽屢獲殊榮,連續3年在參與組別奪冠,2022年更在2個組別分別獲得冠軍,成績驕人。 學校設有不同的英文聯課活動,當中英文辯論學會在各大...
校舍外觀 校舍外觀
返回上一頁